2023年以來,山東聊城臨清市戴灣鎮時刻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解決群眾關切問題的總抓手,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方式,線上線下開展志愿服務,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整合力量 讓志愿服務制度化 堅持黨員干部打頭陣、當先鋒,充分挖掘本轄區愛心、熱心人士和有號召力、影響力的鄉賢,各站(所)成立志愿服務團隊,始終秉承“服務群眾、踐行初心”的建隊理念,建立志愿服務隊伍工作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讓志愿服務在陽光下運行,增強志愿服務的公信力。戴灣鎮共成立17支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面向村級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上下整體聯動,黨員干部群眾廣泛參與,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豐富載體 讓志愿服務常態化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其他工作的開展相互借勢借力,在黨建引領下,與婦聯、團委、政法、民政、文旅、電商等多項工作相互結合,充分發揮鄉村圖書館、“家庭書屋”、文體廣場、鄉村“復興少年宮”、陳官營抗戰紀念館等平臺作用,通過文藝演出、特色宣講、法律宣傳、親子培訓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彩虹力量”的作用,積極參與為民服務,實現共同推進工作的目的。同時加強對文明實踐業務骨干、志愿服務骨干力量等人員的培訓,培訓好一批懂業務的高素質文明實踐隊伍,大力開展志愿活動,讓文明實踐工作落細落小落實,真正實現“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打造品牌 讓志愿服務特色化 圍繞“講評幫樂慶”五種形式,打造“五為”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民心愛戴”總項目引領,推動“戴頭宣講”“戴事代辦”“巾幗粉戴”“戴風化雨”“清風戴灣”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向縱深發展。打造了“為老”志愿服務項目有“金暉助老,牽手關愛”“展風采,促健康”“適老智能”等;“為小”志愿服務項目有鄉村“復興少年宮”愛心課堂、“閱讀伴成長”等;“為困難群體”服務項目有“學雷鋒愛心義診”“清潔打掃暖人心”等;“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志愿服務項目有“愛心課堂”留守兒童心理疏導、“關愛婦女”等;“為社會公共需要”志愿服務項目有“文藝演出+電商直播”“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講”等服務項目。志愿服務深入人心,搭起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心連心的彩虹橋。(作者:姚曉楠)
責任編輯:蘇田 標簽: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基層治理